Saturday, March 27, 2010

有關道德競爭的趣事

photo by Telegraph

與朋友到日本自助旅行,在台灣絕不泡溫泉的我,到了日本就覺得不妨放鬆些,一方面泡溫泉有益健康,一方面日本的溫泉不會像台灣那麼髒,而且在日本泡溫泉之前,必需先盥洗乾淨。有次正要洗浴時,旁邊坐了個日本人,我想,絕不能太快去泡,否則會讓人家覺得台灣人衛生習慣不好;於是我洗得十分用心,連腳趾頭都洗了好多遍,但那位比我先到的日本人就是洗個不停,難不成,他也在跟外國人比較衛生習慣嗎?後來,我覺得皮快搓破,實在沒耐性,就去泡溫泉了。

這當然是我自己搞笑亂猜的,誰會去比賽誰洗澡洗得久啊!但也發覺我之前從未如此仔細地清洗自己的身體;伴隨我這麼久、如此珍貴的人身,我還真是虧待他了呢!

台灣農業機械工程的開山祖師爺高坂知武教授,1930年來台任教,戰後留任到1980年才返日,他出了一本書叫《台灣人的生命力》,可能是對於日本殖民台灣感到愧咎吧,書中對於台灣人的讚美似乎有點恭維、太美化了。書中有一篇〈道德競爭的人們〉如此描寫:
暑假到了,大多數教師們回故鄉度假…大學官舍的鑰匙交給女傭,請她們每週來一次,開開窗戶通風打掃。女傭們自行商訂打掃的日子,屆時結隊而來,又一齊回去。現在的溫州街二十巷,如果對面三家人及左右兩鄰居都歸國,每星期除女傭們打掃的一兩小時以外,便成為空屋的無人地帶。家中無金庫,就是衣櫃也不上鎖,一如平常閒置兩個月。令人驚奇的是,從未聽過有人遭遇小偷,也未聽說丟掉一條毛毯。是否派人日夜看管警備森嚴呢?其實恰好相反,大學既不設校警,市警察也從不巡邏。總而言之,完全放任的無人地帶,出現如前述未曾發生事故的情況,真是奇妙無比,不知世上還有如此的人間樂土嗎!當時的台北人,都是聖人君子嗎?由一般人性而言當然不可能!事實上,也聽了不少當時世界上發生的醜聞。追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道德競爭」。易言之,以台灣為故鄉的居民與由日本來台的人,兩者間發生了互相不服輸的道德競爭,假如有一害群之馬,傷害到團體的面子,就會遭到嚴厲的指責。
很巧合地,吳濁流在《無花果》裡有相似的描述:
向來日本人就是接受良好團體訓練的民族,因此碰到這種場面,他們就立刻組織自治會,設法相互扶助,並且極力照顧遣送回國的伙伴。那些曾經與我共事的日本記者們率先垂範,購買貨車,成為一個團體而像苦力般地工作著。在街上看到他們頭纏白布賣力工作的樣子,實在顯得悲壯極了。住在這個市營住宅區的貧民最先被遣送回國,但是當他們要離開的時候,實行所謂「要離開的鳥兒不弄髒窩」,於是把紙門重新裱好,然後離開。看到這種情景的我,受到很大的感動。回顧本省人社會的現狀,和日本人競爭期間,道義心之高並不輸日本人,但一旦這種競爭對象消失時,就會不能自動去行動,使道義慢慢崩潰,這是十分遺憾的事。
原本這篇文章只是整理起來作參考,特別是上面那兩段文字,但想不到今天發現一件趣聞。由於中國觀光客愛在溫泉裡搓腳,飯店接到其他旅客的抱怨與投訴,因此印了簡體版「泡湯須知」以提醒中國觀光客注意泡湯方法及禮儀。令我笑破肚皮。

後記: 對台灣文學卓有頁獻的齊邦媛女士,晚年出了一本回憶錄《巨流河》,書中講到由於要填補日本人離去所留下的空缺,她於228事件之後的1947年底來台任職。她對台灣的印象是:小小的日式建築、小小的庭園、小小的玄關,玄關上「跪」著一位名喚「錦娘」的女子,用日語講了一大堆歡迎的客套話。令齊女士印象深刻至今未忘的是,錦娘的恭謹中有著她所未見的「狡黠」。

我推測錦娘應該是在日本教職員家裡作傭僕的台灣人,日本主人離去後,來的是中國主人。或許由於日本侵略中國的關係,這位高坂知武教授筆下道德高潔的台灣女傭,在齊邦媛女士眼中成了恭謹而狡黠的日本女子。在同樣的那個時間點上,對台灣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印象,這麼大的反差,令人發噱。

延伸閱讀
林世煜 - 失樂園
自由 - 泡湯愛搓腳 飯店發陸客須知

Monday, March 22, 2010

三面「カリソメ乙女」

2006年椎名林檎參與蜷川実花的電影「さくらん」擔任音樂監督,電影主題曲「カリソメ乙女 (DEATH JAZZ ver.)」便是椎名林檎與爵士樂團SOIL&"PIMP"SESSIONS共同製作的,當時這首歌僅能由網路以iTune購買下載。



2007年1月椎名林檎與斎藤ネコ共同發行單曲小唱「この世の限り」,其中第三首是「カリソメ乙女 (HITOKUCHIZAKA ver.)」,由斎藤ネコ編曲、カリソメオーケストラ演奏。



2007年2月椎名林檎與斎藤ネコ共同發行專輯「平成風俗」,其中第十首則是「カリソメ乙女 (TAMEIKESANNOH ver.)」,同年4月發行高音質的「平成風俗 大吟釀」裡則收錄之前僅能由網路下載的「カリソメ乙女 (DEATH JAZZ ver.)」



「平成風俗」的版本極富聽覺之嚮宴。

カリソメ乙女 (DEATH JAZZ ver.)

天下八つ過ぎ
浮世男よ
善い人だけど幕の切れ時
毎日を裂く
仮初め枕
好いて好かれた男が哀しい

女はまことの誓いなんて要らないよ
大概が芝居さ
惚れた腫れた目くるめいた
嗚呼秋の空

六日の菖蒲
仮初め心
食って食わされ男は哀しい

女は嘘をついたって好いじゃないか
相応の茶番で
めかしこんでいなくちゃきっと
もう狂っているって いけない男 色男
わっち悪くないわいな
切っても切れぬ
嗚呼幕の内
七つ下がり 本当は添いたいよ と謂って
帰らないで頂戴淋しいじゃないの
待って 鳥渡待って
本性でありんす

ねぇ次は何処
冗談よ さようなら

カリソメ乙女 (TAMEIKESANNOH ver.)

I'm just like the women
Who stand next to you and stare
Sweet intoxication
But I'm leaving this affair
You lit up my daydreams
Like so many other guys
Don't you look so lonely
There's no sorrow in goodbye

What women want are some simple pleasures
To be special
We don't need you forever
But I fell for your trap
Girls will fall like that
I was floating on a breeze

What you must be feeling
It was too late yesterday
Despite your deceiving
It was me who had my way

But women always attempt to tell lies
And to disguise, conceal what we want
So when I try to deceive won't you believe,
Or say that you forgive me

Cause the fault lies with you and the things you do
Don't tell me that I'm wrong
So I'll try to make this break but I can't escape
I'm too far into you

Though I know (though I know)
Our time has come (nothing lasts)
When you say (when you say)
"I still love you" (I love you), I think...

Don't leave me alone here
I'm lonely without you near
No lies, tricks or deception,
These words speak my affection

Hey boy, those were just lies
Now I'll say my goodbye

參考文獻
映画 - 「さくらん」

Tuesday, March 02, 2010

獨派論述粗略整理


 2009年1月4日由台灣教授協會舉辨「台灣國家定位論壇」,被稱為是獨派論述的大集合。本次會議之內容經前衛出版社整理成書,於該年12月出版,書名《台灣國家定位論壇》,本文依據該書進行粗略整理,以利理解。

此次會議共邀集11位代表性人物與會,議程分三場進行:第一場,台灣地位歸屬爭議;第二場,台灣現狀與主權獨立的國家;第三場,台灣如何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或正常國家。從議程來看,第一場主要是回溯性地從歷史、法律分析台灣地位之歸屬;第二場則是從政治、法律探討台灣現狀,以及什麼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第三場則從方法上討論台灣如何邁向主權國家或國家正常化。但是從書中呈現的內容來看,會議的進行並未有效地依照此議程來走,整場幾乎是一再地各自表達其立場與論述。但是,俗話說「見面三分情」,經過對話之後,似乎有彼此理解的氣氛,因此這類的研討會還是有持續召開的必要性。

主持人陳儀深為方便理解,暫時將之分為「已經獨立說」與「尚未獨立說」兩大類(參見《台灣國家定位論壇》序。我則將之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國家演化說、獨立建國說、其他類。前兩項呼應陳儀深的分類,之所以不採用陳儀深的分類,是因為某些當事人不讚成將自己劃為其中一類。


國家演化說(已定論、已獨立),主要有陳隆志、許世楷、李鴻禧、姚嘉文、林成蔚。許世楷的「新生國家說」與陳隆志的「國家進化論」是相同的,但陳隆志著力 於法律論述,因此措辭比許世楷穩重些。許、陳兩位皆主張台灣地位在1952年並未被歸屬(地位未定),但是在80年代KMT統治下,台灣人民進行民主化運 動表達了有效的自決,特別是1996年直接民選總統,使台灣演進成為一個法律意義上的(新生)國家(地位已定);目前台灣的情況是處於不正常狀態,必需透 過政治選舉、公投等行動來改變,例如正名、制憲、參加聯合國(改變中華民國體制)。雖然其「有效自決說」,感覺有點政治口吻,但方便政治行動上的操作。

這一派不僅成員較廣,且較具影響力。DPP應該是採用此派的說法,例如姚嘉文是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撰寫人之一,而林成蔚則代表DPP參與此論壇。雖然此派主張從體制內進行改革,但議會路線只是工具,最終目的仍然是完成體制改革,達成台灣建國,否則這派就不會是台獨之一了。姚嘉文透露:「1999阿扁被提名總統候選人時,他要求DPP處理ROC是什麼東西?他問我若當選總統,要如何處理中華民國這四個字的問題?」很可能阿扁八年總統對台灣及ROC的態度,是DPP黨內定調的;許世楷談到未來台派推出總統候選人時說:「他必需要表示,他出來不是要作ROC體制內的總統,而是要改革這個體制」,由此可知,DPP雖然採用此說,但可能大部份黨員(菁英)都是搭順風車,而不是那麼瞭解其中心思想。


獨立建國說(已定論、未獨立),主要有許慶雄、黃居正、劉重義、陳茂雄。此說其前者的主要衝突點在於,此說認為台灣人參與中華民國體制下的政治行動(特別是選擧),造成台灣地位的改變,使得中華民國有效地統治了台灣。此說主張體制外行動,宣布台灣獨立建國、揚棄中國民國體制。但其中還是有一些差異,就中台關係而言,許慶雄與黃居正認為由於台灣人的參與,造成台灣現狀歸屬於中華民國,由於中華民國只是不被承認的流亡政府,而成為中國叛亂的一省,相對地劉重義與陳茂雄雖沒明言,但應該傾向於台灣不屬於中國。


其他類,有王雲程、沈建德。王雲程提出「佔領與流亡」模型,用來拴釋台灣戰後的地位狀態,認為此地位狀態至今並未改變,因此屬於台灣地位未定論。王雲程與林志昇著重在法律拴釋,但兩人還是有些差別,王雲程努力建構、分析其所建立的模型,而林志昇則致力於法律行動。前面無論是陳隆志等國家演化說或許慶雄等獨立建國說,對於台灣(1952-)及中華民國(1971-)到底是什麼地位,都很難有一系統的法律拴釋,這個空白處剛好是王雲程的著力點。

沈建德應該屬於獨立建國派,但感覺似乎單打獨鬥,他認為戰後台灣並未被交予中國,主張台灣人應自決獨立,方法可藉由公投。沈建德提出他自己的案例,說他用「台灣國臨時政府」申請加入聯合國時,到現在還沒有被退件;有趣的是,主張體制外行動的人士們並沒有附合。


「國家演化說」與「獨立建國說」兩大派的差異主要是行動方法不同,前者主張體制內行動,後者主張體制外行動;另一個差異是前者主張台灣已獨立,後者主張台灣未獨立;就中台關係言,前者主張台灣未屬中,後者的許慶雄、黃居正、傅雲欽(未出席)則主張台灣屬中。後者雖主張體制外行動,但提不出有效的方法,最後仍不免需讚同選舉路線。

若用台灣地位來講,「國家演化說」與「獨立建國說」屬於已定論,而王雲程、林志昇(未出席)屬於未定論。前者認為1952年舊金山和約及台北和約並未將台灣歸屬中國,此主張與「未定論」一致,兩者間的差別在於認為1952年之後台灣地位是否有所改變?後者主張未改變,而前者主張已改變(「國家演化說」主張變成屬台灣「人民」,「獨立建國說」裡的中屬論則主張變成屬中國)

若依我前面所提出的agenda(紅字)來看,「國家演化說」從第一階段(法律、歷史)、第二階段(政治)一直到第三階段(行動方法)都有所論述;王雲程著重在第一階段,逐漸著墨到第二階段;「獨立建國說」則零散在第一與第二階段,同樣對第三階段提不出有效方法。

延伸閱讀
彭明敏、黃昭堂(1995)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
Ajin - 台灣大樓
TLP - 台灣國際地位研討會
林炳炎 - 「中華民國流亡台灣60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學術研討會
阿扁 - 重新檢討〈台灣前途決議文〉
陳儀深 - 台灣地位論述總整理
陳儀深 - 《台灣國家定位論壇》序--釐清是為了達成目標
雲程 - 「佔領與流亡」模型下台灣地位與運動整合
雲程 - 許慶雄閉幕專題演講

Monday, March 01, 2010

台灣製三用罐切



到家樂買了兩盒玻璃罐裝的黑麥汁,卻發現家裡沒有開罐器。於是又特地找看看有哪些開罐器,結果發現這隻台灣製「三用罐切」,一只九元,產地為台北縣三峽鎮,材質為鐵,保固十年,簡單好用。此開罐器隨處可見,特別是路邊小吃攤、夜市。

「罐切」這個名詞,是來自於日文「缶切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