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是一件很容易讓人原型畢露的事,有人貌似忠良,一旦開起車來,猛踩油門、猛按喇叭,成了荒野大飆客。車子或許有一種魔力,可以讓人躲進屬於自己的小空間,不由地拋開束縛High起來。雖然如此,但有時候又可以看到開車者彼此存在著某種默契,例如鄉村的單線道,這一頭有車先到,那一頭就會讓他先過,而不會發生黑羊白羊的窘境。在缺乏紅綠燈、交警的情況下,駕駛者如何判斷誰讓誰行呢?或許開車界也存在著某種秩序吧。
若說開車界也有風格的話,兩個最極端的風格,一是日式,一是義式。
日本開車是有名的小心亦亦,筆者曾看到巷子裡等紅綠燈,一排長龍,沒有車子按喇叭,沒有車子搶道,全都乖乖等。斑馬線上若有人出現,無論紅燈綠燈,馬上停車。更誇張的是,散步經過平交道,結果看到經過的車子,真的幾乎每輛都先煞車,看左看右,才再前進。真不愧是禮儀之邦,這就是日式風格。
沒到過義大利,聽來的說法,萬車齊鑽,喇叭齊鳴,看起來是比台灣還恐怖。
其實,無論日式或義式,這裡面沒有高低好壞之分,他們僅僅是兩種不同的民情風俗,或者是社會秩序。你要嘛是日式,要嘛是義式,只能選一樣。我們可以回頭來想想,那麼台灣風格又是哪一種?
台灣風格是,我要的是義式,而你只能是日式。我一看到有人擋在前面,就忍不住對他按喇叭,到底會不會開車啊,還不閃邊;有人對我按喇叭時,就X他老木,你到底會不會開車啊,沒看到前面塞車。一遇到塞車,就鑽進機車道,一線道變成雙線道,甚至三線道。於是乎,每個人都是義式,同時也都要求別人是日式。
這看似不正常,但仔細端詳社會百態,確實是如此,電視上演的,不都是一個手指指別人,四個手指指自己的劇情嗎?只因為你傻瓜,我聰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