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對我來講,是件蠻愉快、輕鬆的生活,除了可以四處瞧瞧,走路的確會讓人不由地想起許多事情。哲學家們多喜散步,不是沒有道理的,否則又怎會出現這麼多條哲學家之路。
在台南市街散步,處處有著令人驚喜的發現。台南以古蹟及小吃聞名,我在散步時,偶爾在巷弄裡吃到美妙的小吃,上網一查,才發現這不起眼的小吃攤乃是知名老店。不須誇張的招牌,也不一定是在熱鬧十字路口,深藏在街巷裡面,只要放鬆心情、放慢腳步,您一定會遇到。
在花蓮生活,除了腳踏車,散步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吹在身上有如絲綢般溫柔的風,帶著青草風味的空氣,兩旁盡是田野及樹木,偶爾嚇跑幾隻環頸雉。士林哲學家 Josef Pieper 認為閒暇才能帶來智慧與創造力,不是沒有道理的。在通往研究室的路上,景致足以沈澱紛擾的心情;但是我除了享受了兩年有如渡假般的學生生活,似乎在智慧與創造力上沒多大增長??只能說,是我太早離開花蓮。
即使是在港都高雄,我也能過散步生活。只要是走路三十分鐘以內的,就算是我的生活領域了,雖然有時候會走超過一個小時。由於在台南被竉壞了胃口,因此在高雄我只能一直吃吉野家,否則就得走老遠去吃個可以下肚的食物。曾經為了滿足好久沒吃到的壽司,只好走一大段路,走到肚子好餓,一口氣點了五、六樣菜,差點撐破肚皮,然後再走一大段路回家時,肚子竟然又餓了,我難道是在行軍嗎?
走路就是這樣一件事,單純、直接,就像葉子飄盪在河流。
我們的時間感、空間感,其實都是經過工具加工的。路人問我,到台北要多久,我回答,您是問飛機、鐵路、汽車,亦或是走路;有人從高雄到台北只要一個半小時,有人則需一整個月。就空間來講,二個小時的距離,某個人可以從高雄到台北,但我卻只能去市區喝杯紅茶。
據說每種生物移動的距離是一定的,因此若是棲地破碎化,造成某種生物的棲地過小,又無法移動到相鄰的棲地,就很容易會對生物存續造成影響。也就是說,每種生物都有一項叫作「移動距離」的屬性,但是對人類來講,這項屬性可以透過工具加以強化,然而工具的利用卻需要資本,因此擁有不同財富的人,其移動距離就相差甚多。我們辜且如此下結論,在全球化的狀況下,權力似乎可以由移動能力來表現出來。也就是說,移動能力愈高的人,其權力愈大。
但是對我來說,我的移動工具就是雙腳,天賦與我的能力,因此我比較在乎的是,遇到下雨時,可以躲到騎樓,而不會被商家的貨品或障礙物給擋到;走在街道上,不會被身後的喇叭聲給嚇一大跳;走路時有樹蔭可以乘涼,沒有汽車的CO2及陣陣熱風;每戶人家利用牆角或門口,種上美麗的花朵...
東華大學的蔡建福老師,則經在班上發起一項「浪游蹤谷」的活動,在漫游的過程中,發現花蓮鄉村的珍貴,以及面臨的問題,學生們懷著單純而愉快的心情,走訪幾個鄉村,試圖為花蓮鄉村規劃發現新生機。由於是鄉下的小活動,上不得台面,反而幾年後,台北的「千里步道」,在媒體的造勢之下,成為全國性的大運動。我倒是覺得,鄉村有鄉村的步道,都市有都市的步道,難倒都市裡面就無法設計出可以讓人愉快地走路的人行道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