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3, 2023

筆記筆記

大學時代,從學長那裡學習使用資料(索引)卡紙記筆記,每張卡紙大約8cmX13cm左右,左側有兩個孔,再買硬卡片夾裝起來。那時還不知道有盧曼。開始使用電腦之後,就不斷嘗試不同的筆記軟體,最後採用mynotekeeper,主要是因為輕量、可攜、易於匯出,其筆記法仍是樹狀階層式,但使用上仍有在個別記錄間作連結的需求。後來HTML語法上出現tag用法,直覺上認為具備tag功能的軟體應該較符合需求,雖然然無法在個別紀錄作連結,但至少可以篩出相同tag的紀錄。 

作筆記最重要的是保存性,其次則是傳遞性,就像在沙灘以及在紙張作筆記的差異,紙張顯然比沙灘更易於保存以及傳遞。數位化筆記,相當依賴軟體,最擔心的就是軟體不支持後,資料就打不開了。

因此需要考量資料的匯出、匯入,或者資料檔是否有其他軟體可以存取。 近來卡片式筆記法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實作,也就是Backlink的功能,有些甚至可以作腦圖tag link graph,但我考量的依量是保存性、傳遞性,若輕量、可攜就更好,其他太複雜的功能反而不是那麼需要。

David B. Clear Zettelkasten — How One German Scholar Was So Freakishly Productive https://writingcooperative.com/zettelkasten-how-one-german-scholar-was-so-freakishly-productive-997e4e0ca125

中文簡介摘錄  朱騏 用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連結網路來活用筆記 https://medium.com/pm的生產力工具箱/zettelkasten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連結網路來活用筆記-f85a91729521

Waki 瓦基 風靡歐美的卡片盒筆記法是什麼?12個法則和重點整理 https://readingoutpost.com/smart-notes/

獨立軟體

架構在VSCode的軟體

 

No comments: